最要不得的“裸辭”跳槽理由
【發布時間:2014-07-22】【作者:海陽人才網 】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人身心愉悅。一次說跳就跳的“裸辭”,卻常常給人帶來精神上、經濟上的壓力。其實,有些在求職者看來“忍無可忍”一定要“裸辭”的情況并沒有達到最壞的境地……
理由:累了,倦了,一沖動說走就走
案例:
網友“love楓葉”:其實我一直是一個按部就班的人,讀書時就努力學習,上班時就踏實工作。但是工作兩年后,突然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畢業后就被安排在一家國企工作,雖然工作輕松,但是每天的生活比較枯燥單調,還要看領導臉色,真的太壓抑了,所以我裸辭了。
越逃避、越容易惡性循環
網友“木子”分享:許多人大學畢業之后,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在工作了一年之后,有人會發現所從事的職業對自己越來越缺乏吸引力,以至于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感覺到沒勁,甚至不再對工作感到興趣,不再對與人共事感到滿足,不再對完成任務感到愉快。于是就產生了逃避心理,進而盲目跳槽。其實,越是逃避、越是容易忽略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干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結果就是頻繁的跳槽的惡性循環。
專家點評:
裸辭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裸辭了狀態就會好嗎?我的疑問是你現在過沒過上你想要的生活了呢?如果幸運找到了還好,如果一直找不到你怎么辦?在中國人的職業生涯里其實有一環是嚴重缺失的,就是職業探索的階段。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的接受完所有的教育然后就業。但是在就業前對做什么職業或者什么職業適合我這件事基本上是沒什么概念的。這就導致了一旦進入職場發現自己不適應就馬上斷定自己不適合。但是自己到底適合什么職業又完全沒方向。要么被困在已有的崗位上怨天尤人,要么進入頻繁跳槽的死循環,折騰幾年之后更加迷茫。
我的建議如下:
1. 初入職場,無論是進入哪種類型的企業都會遇到職場適應的問題,很正常。
2. 適應力本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職場能力,無論是國企還是外企、民企都會有自身的問題,鍛煉適應能力是職場發展的基礎。
3. 很多時候職業生涯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比如案例中現在國企的工作待遇還好,工作輕松。沒有必要馬上裸辭,可以繼續做這份工作,至少滿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在職業外參加一些培訓,或者混混其他職業圈的聚會,了解更多的職業可能,這期間確定自己下階段的職業方向,提升能力,做好準備再跳槽不是更好嗎?